联系电话  办公室:0871-65322579  /  经营部:0871-65335286  /  众和管理平台

夜读|1952年,荆江分洪工程为何会在国际引起轰动?

1952年4月5日,荆江分洪主体工程全面开工,一场规模宏大的治水大战开始了。这时,距离长江汛期只剩下三个多月的时间。

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荆江分洪工程的设计和建设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荆江分洪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工程部部长林一山的带领下,工程技术人员全部奋战在工程一线。

微信图片_20220728110411.png

在这场紧张的治水工程中,长江水利委员会技术人员文伏波在技术的攻坚克难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20728110428.png

图:长江水利委员会技术人员 文伏波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软地基处理方法,那就是在沙土地基上不打桩,直接修建闸门底板,消除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破坏。这一设计理念成为工程建设中的重大突破,直接推动了荆江分洪工程的建设。

技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建设过程前路依然艰难。首先就是材料不足,即便是全国各地都已经为荆江工程输送了建设物资,但对于工程建设来说,还远远不够。

怎样节省材料又不影响工程质量呢?工程师王咸成经过分析计算,找到了科学减少钢筋摆放数量的方法。

在不影响结构的前提下,将闸底板的钢筋从每1米8根减到3根,这样一来,闸门底板就可节省75吨钢筋,可以大大缓解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

微信图片_20220728110500.png

图:工程建设使用的钢筋

按照设计方案,为减少洪水对节制闸的冲击,必须在虎渡河修建一道拦河坝。虎渡河宽约二三百米,水流湍急,要想把它拦住,难度可想而知。

微信图片_20220728110554.png

图:虎渡河示意图

这时,县长饶民太想到了一个办法,把大量的巨石用柳条绑在一起,捆成“八”字形,让巨石成三角形,这样结构更加稳定。随着“八字抛枕法”的实施,暴烈的虎渡河终于闭上了“虎口”。

微信图片_20220728110629.png

图:八字抛枕法

随着各项建设井然有序地进行,最艰苦的任务摆在了大家的面前。在分洪区南端的沼泽地带的黄天湖,刚好位于分洪区底部,一旦其中洪水溢出,不仅会导致分洪失败,湖南也将遭受洪水侵袭,大家都紧锁住了眉头。

这时,苏联水利专家布可夫提议,在黄天湖筑一道堤坝。将黄天湖拦腰分成两部分,这一建议得到了采纳。方案制定完成,清理淤泥是筑堤的第一步也是最困难的一步。清淤工作万分艰苦,但人民解放军热火朝天的干劲儿却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微信图片_20220728110703.png

图:解放军战士清淤

伴随着“红五月劳动竞赛”的进行,荆江分洪工程建设也接近尾声,3个月的时间,看似不可能,但30万军民建设大军仅仅75天就提前完成。这一成果一经确认,便在国际引起轰动。

1954年7月22日到8月22日,荆江分洪工程先后三次开闸分洪,分泄洪水总量达122.6亿立方米,降低大堤水位0.96米。

微信图片_20220728110737.png

图:荆江分洪工程开闸放洪

毛泽东得知这一喜讯挥笔写道:“庆祝武汉人民战胜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

来源|CCTV国家记忆

微信图片_20220728110047.gif

不忘初心 励志前行